现状 近七成人事档案处于“沉睡”
从天津某高校毕业的小罗告诉记者,2001年毕业后,自己的档案转到了汕头市人才中心,但至今还没有缴过费。他表示,刚毕业时对档案关系较为重视,但每年代管人事档案的费用要180元,因此就没去缴;现在自己在一家私企上班,感觉到档案无关轻重了,故而几年来的存档费也都没缴。“毕业到现在我已经换了5家单位了,现在档案到底到哪儿去了,我也不清楚,等到有用的那天再说吧!”说起自己的档案问题,小罗显得一点也不在乎。
调查中,记者发现,许多毕业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对于档案的用途知之甚少,不少人甚至不知档案与自身有何关系。澄海区人才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该中心办理人事代理的人员中,只有近一成是每年主动前来缴费,有二成是由单位代缴或经人事部门敦促后才来到人才中心办理缴费手续,而其余近七成的档案每年均无人问津。而市人才中心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该中心跟澄海区人才中心的情况类似,从不理会自己人事档案的寄档者占到大约六至七成。
分析 人事档案缘何受冷落
一位高校毕业生小刘告诉记者,上面写什么东西自己都不知道的档案,除了存档交钱外,没有任何用处,反而是一种束缚。在外谋职只需带上毕业证及相关证书就行了。据调查,对档案无所谓的大部分是自谋职业者,跳槽频繁的他们认为,商业社会中,用人单位不会太重视你的档案,考察档案不如考察现实的人,只要有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用人单位是不会管你档案到底怎么样的。
据天津市人才中心负责人介绍,人事档案之所以由昔日的“香饽饽”,变化成为今天众多毕业生眼中的“鸡肋”,主要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事档案的作用在淡化。在过去,档案是组织部门考察了解干部的工具。现在,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工作岗位与人事档案之间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档案作用的弱化,一方面促进了人才流动,同时,也导致了个人在流动或工作转换中,由于档案转递手续繁杂而不再理会个人人事档案。按照规定,代管档案是收费的有偿服务。不理会人事档案者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就是,在人才市场存放要产生费用,再说,平时也用不着档案,没有必要年年去办理交费等手续,用的时候再说,反正放在人才服务中心或原单位也没人敢毁掉。
提醒 档案非“鸡肋”弃档有麻烦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的历史时期,档案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为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三险”的载体。档案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更重要了。即使在将来,在人力资源实现市场化配置后,人事档案也仍然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事部门提醒广大毕业生,一定要重视自身档案,大学生毕业后一定要将档案从学校及时转出。目前,天津市区二级人才服务中心都推出了人事代理服务,对人事业务实行集中、规范、统一的社会化管理和系列服务。委托单位或个人只要提出代办要求,准备相应的材料和证件,便可坐享结果。
后果 弃档的五种消极影响
据天津市人才中心有关专家介绍,如果一个人遗弃自己的个人档案,会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首先,是影响个人利益。有了档案,就可以享受到相关的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服务,如办理社会保险、失业保险等。无论是在原单位供职的人,还是辞职后另求新职者,在办理社会保险、领取失业金时,个人档案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参保年限等都是主要依据。
其次,影响毕业生转正定级和工龄计算。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手续,工作几年后仍然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转正定级,也影响到工龄和退休金的计算。
第三,耽误职称评定和工作调转。有的毕业生自大学毕业后,档案既没有提交单位,也没有存在政府指定的人才服务中心,职称评定就会因手续不全而受到影响;有人虽在毕业后把档案存到了人才服务机构,但没有及时办理就业手续,等到几年后调动工作时,才发现需要办理参加工作后的所有手续,并要在转正定级后才能正式调动。
第四,导致留学人员保险断档。现在自费、出国留学人数与日俱增,但当许多学子海外深造归来、荣归故里、大展宏图之时,却发现由于人事档案存放不当,自己无意间做了几年“无业人员”,为今后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第五,导致干部身份丢失。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工作满一年即见习期满一年时,通过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之后,可获得干部身份。然而,很多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将档案存进街道,导致干部身份丢失,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
主持人手记
坦率地讲,淡化人事档案不单在汕头一地涌现,这种现象已变成全国普通存在的情况。公众淡化人事档案,恰恰则凸现了现行人事档案制度的僵化和滞后,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要重新审视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换句话说,就要对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进行制度变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规避被市场和时代潮流所抛弃的危险。人事档案制度改革要体现“以人为本”。只有以“以人为本”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变革,才能使人事档案成为一个公开、透明和适度开发的个人社会公信平台,才能充分保障人事档案当事人的权利不受到恣意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