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深圳经济的30多年快速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已初具规模,运行总体规范有序,行业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发挥了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逐步成为我市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猎头、人力资源外包、劳务派遣等方式吸纳各种层次、各种专业的人才,通过测评、培训提升人才的整体素质或帮助人才实现再就业。在贯彻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以及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深圳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可分为“起步探索”、“市场开放”、“稳步发展”三个阶段。起步探索期:1979年至1989年划经济体制下,就业由国家组织、人事、劳动相关部门统一安排,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尚未形成。
1980年8月,中央在全国就业工作会议上制定了缓解就业压力的多项政策,建立劳动服务公司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这一阶段本市场主体是由国家人事、劳动部门管理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期间,深圳市劳动服务公司、深圳市人才服务公司、深圳市对外劳动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外服)等相继成立,主要服务深圳特区成立之初的三资企业以及人才流动和劳动力就业,标志着深圳人力资源服务业起步。
市场开放期:1990年至2006年这一阶段国家相继出台了“职业介绍暂行规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规定”、“职业介绍规定”、“人才市场管理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法规。立法环境的逐步完善,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开放程度,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断涌现,民营机构、外资机构相继进入市场,网络招聘、猎头、人事代理、管理咨询、劳务派遣等新兴业务出现。此外,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创新了人力资源服务技术,极大提高了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一时间,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竞争高度活跃,服务产品日益丰富,百家争鸣。
2006年6月26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市场条例》,在国内首次明确了“人才租赁、人才转让”的法律地位。2004年11月,“首届中国人力资源派遣(租赁)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深圳举办。
这一阶段,深圳成立了涵盖各种经济性质、各类业务产品的众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有些通过多年的发展与行业积淀,现已成长为业内有代表性的机构。
稳步发展期:2007年至今
随着市场的开放和不断发展,产业链的不断丰富,对第三产业的经济贡献越来越大,从国家到地方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认识日益清晰。
随着国家立法环境的日益完善,以及国家和地区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经济地位的明确,深圳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也非常活跃。2008年4月深圳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成立,以行业组织聚集了行业的力量,使整个行业受到政府、社会各阶层更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发展。
此外,不同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基于运营中积累的经验、对市场最新情况的敏锐捕捉,不断整合优势资源,以期在细分市场和专业领域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或寻找新的服务模式和业务增长点。至此,深圳的人力资源服务业进入全面稳定发展时期。
未来: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从国内整个行业的经营情况看,有专家预测,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产值达2万亿元,到“十二五”末,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产值将接近3万亿元。2009年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业经营性服务产值达130亿元;预计到2012年,上海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规模可以达到1120亿元,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深圳作为全国经济排名第四的城市,尽管尚未对整个行业做完整统计,但是从全国以及上海、北京的经营数据仍可以推断出本行业未来几年发展前景非常乐观。